2022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此次入选非遗,对拓展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对中华文明发源、发展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将有力促进我国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在非遗视角下,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的文化特征,探索更富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茶文化传承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茶习俗的特征概述
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民族多样,在饮茶习俗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民族、地域性差异。例如,在傣族饮茶习俗里,由于其主要居住在山林环境,气候以湿润、炎热为主,且在生产活动中不宜将器皿带在身边,傣族群众便直接就地取材,将青竹筒砍下,用其煮茶。在瑶族油茶习俗中,为了适应岭南山区环境,瑶家有客来时,瑶族女性在火塘边打油茶唱山歌。再如,藏区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高寒缺氧、干燥,养成了藏族人民反复煎煮茶水来温养滋润的习惯,用砖茶作礼品赠送亲友是流行的习俗。汉民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东中部,物产丰富,形成了以清饮为主的习俗,认为清茶最能保持茶的“纯粹”,体会茶的“本色”。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的茶习俗具有明显的地缘特征、典型的民族民俗特征。
王敷《茶酒论》中道,茶乃“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贡五侯宅,奉帝王家,时新献入,一世荣华,自然尊贵”。从古至今,茶习俗是在特定的时空下表现的。从时间上说,茶习俗合拍于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徽州,茶习俗在婚俗(如:出嫁茶,新娘子茶)、生育(如:亲家茶)、诞辰(如:满月茶,生日茶)、农事(开秧茶)、待客礼仪(如:迎宾茶)等民间重要活动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闽北,遇到吉庆喜事,需要“喊擂茶”。乔迁新居要喊“迁居茶”;儿媳妇生孩子,亲家母到女儿家照顾“月子”要喊“月子茶”,男子结婚后第一个春节到媳妇娘家当姐夫要喊“新姐夫茶”,家里任何喜事节点都可以“喊擂茶”。在藏族地区,为儿女提亲说媒,要带一块砖茶,说是给老人或母亲熬茶喝的;新娘子入门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熬好茶侍奉公婆;妇女坐月子时,将酥油熬化加红糖和细奶渣,用清茶调成糊状,食用起来又好喝又补身子。茶渗透到各族人民生活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形成一定茶礼、茶俗、茶规。
从空间上讲,饮茶之所的总体风格、色调、器物陈设营构之功能意境因民俗、地域而各具特色。如拉萨的茶馆文化围绕克朗棋展开,人们盘腿而坐,两两相对,边喝甜茶边玩棋。瑶族女性则与客人在火塘边打油茶唱山歌,茶的饮用与分享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回族饮茶,从私人空间到整体空间都有清晰要求,讲究“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汉族茶室则努力通过“静、禅、雅、广”来定义茶空间。一隅静室,寻求私人空间的享受;一角禅居,景观营造将松、竹、莲等高雅的配植以及山石水等自然之物进行搭配,烘托空间氛围;一园雅境,茶室外延至第二空间——庭院,求集体之雅趣活动;一方山水谓之“广”,将茶与茶具带至自然山水,环境广阔,意境浩荡,体悟“茶,人在草木间”。
茶习俗与传统的“儒释道”在历史的长河里融合发展。在儒家眼里,制茶、泡茶、品茶中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讲究心态平和、天人合一,“和”是茶和儒家的思想统一,体现在习俗上就是茶具的选择兼顾造型与材质,茶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制茶时,在考量个人口味的基础上亦要“不多不少,刚刚好”,饮茶时“七分满”含着儒家的“谦”。“敬天祈地”是道家茶文化的思想特征,寄情返璞归真。道家文化注重养生、追求长生,提倡强身健体,注重饮食健康,当今闽北擂茶家宴饱含道家思想,饮用者多数信奉道教。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人静的必备之物。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有十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回族盖碗茶中,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回族人民不但自己喝盖碗茶,也用香甜酌美的盖碗茶招待客人,正所谓“客人远至,盖碗先上”。茶的社会习俗、仪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它的自然功能。
茶习俗挖掘、发扬的路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茶技艺、茶习俗保护和传承事业的一次重要突破。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努力从各个层面致力于茶文化、茶技艺、茶习俗的挖掘和发扬。
培养文化自觉,提升自身价值。地方政府和茶业主管部门应致力于整理茶技艺、发掘茶文化的深层价值,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茶技艺、茶文化传承,让被历史尘封的民间茶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通过了解茶文化背后的人文底蕴,在传承茶文化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文化内涵,挖掘其经济价值。
发展茶文化旅游,增加茶技艺体验。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旅游区创办、扶持茶馆,建设茶文化博物馆、体验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及民间茶文化遗产的巡游、展播、汇演等活动,让游客参与茶技艺、习俗的传播,使游客真正体验民俗韵味。这既充实和丰富了旅游内容,又提升了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为使少数民族的茶技艺、习俗得以传承与发展,除选取旅游作为传承载体外,少数民族地区也可考虑自行创设相应的载体,如茶习俗民宿等,使其融合不同民族的饮茶风俗。
依托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行关联保护。茶技艺、习俗是集自然、艺术和生活为一体的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极易随经济发展而发生变迁。对此,在茶文化传承过程中应考虑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联保护,如利用文字形式对饮茶习俗进行记载,并附加于相关实物(如手工艺品等)上,使人们通过工艺品的鉴赏便可体会其文化内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也给出了详细的传承指南。我们要努力按照指南的要求去保护、弘扬茶技艺、茶习俗。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堪称我国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中国的制茶师们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核心茶技艺,发展出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应挖掘其中涵盖的文化资源,通过提升制茶技艺、挖掘饮茶习俗的价值,让其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我们要创新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行茶技艺、习俗的关联保护,实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互动互联。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作者:林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